2023年6月完成簽約,當年9月在過渡廠房投產,2024年1月搬入新廠房,全年營收超7.5億元……在臨泉經開區立訊精密工業(安徽)有限公司,一根根電氣絞線經過切割、編織、注塑、終檢,成為新能源汽車零配件中必不可少的線束。
“2024年年初,我們的單月產值只有1000萬元,9月份便突破1億元大關。”市人大代表、立訊精密工業(安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志軍說,作為立訊精密臨泉基地的負責人,他十分注重人才培養與企業的社會責任,在“本地化用工”策略中,積極發掘和使用本地人才,公司員工從最初300人,迅速壯大至峰值3150余人。其中,本地員工占比75%以上,本地干部占比42.5%。今年,企業計劃將聾啞人等有勞動能力的特殊群體納入招聘范圍,設立專屬崗位,帶動他們就業增收。
徐志軍時刻關注汽車行業的發展動態,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他曾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大臨泉縣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的議案》。“2025年,我繼續關注阜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出更多有操作性的建議。”徐志軍說,目前,立訊精密已與奇瑞汽車建立深度合作,為其定制線束產品,交付準時率達100%,贏得客戶的高度認可。2025年,企業將拓展兩項新業務,預計年營收可達10億元。
良好的用工環境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助力企業不斷提高市場份額。“我們計劃在臨泉進行二期開發,2026年打造一家更加現代化的線束標桿工廠,實現信息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徐志軍說,二期將建設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數智化工廠,預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物流搬運將實現95%自動導引運輸車搬運。屆時,企業的員工總數將超7000人,年產值超20億元,為打造全國最大的汽車線束產業生產基地奠定基礎。
——信息來自:阜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