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擁有全系列自主研發的車載高速連接器以及AEC高速組件,是公司未來重點布局和發展的產品。新能源汽車智能化、AI與數據中心產業作為未來具有極大成長空間的市場,公司將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布局更多的產品。”11月13日下午,在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瑞可達董事長吳世均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業績說明會上,多位投資者就瑞可達海外布局進展、三季度業績增長情況、在手訂單情況以及連接器行業發展等問題進行提問。吳世均及公司董事會秘書馬劍等高管針對投資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瑞可達是一家專注于連接器產品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為公司核心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89億元,同比增長52.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10.6%。對于業績的增長,馬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連接器產品增長所致。”
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1.6萬輛和8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7%和32.5%。其中,9月份產銷分別完成130.7萬輛、12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8%、42.3%,均創歷史新高。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能源連接器領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期,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加深,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持續擴大,這直接拉動了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連接器產品的需求。
華龍證券分析師景丹陽在研報中認為,在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支撐下,帶動了瑞可達營業收入的提升;利潤方面,公司降本增效、有效降低費用水平,盈利能力較今年上半年明顯提升。
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5G網絡建設、云計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連接器的性能要求、工藝水平、傳輸速度及產品精度都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瑞可達掌握板對板射頻連接器技術、板對板高速連接器技術、換電連接器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為下游企業實現技術突破創造了有利環境。
報告期內,瑞可達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達1.11億元。展望未來研發方向,吳世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的研發主要基于三個方向,第一是圍繞AI和通信6G展開相關產品的預研,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第二是在新能源領域圍繞客戶新車型展開研發;第三是在機器人、醫療等領域進行前瞻性的研究。”
加速海外市場拓展
連接器是電子系統設備之間電流或信號傳輸與交換的電子部件,是構成整個電路系統電氣連接所必需的基礎元件。
近年來全球連接器市場整體呈現穩步增長趨勢,據Bishop&associates,Inc.(研究機構)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已從2011年的489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841億美元。連接器行業對下游應用領域變化反應敏銳,終端市場的規模增長與技術更迭將推動未來連接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2030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將會超過1147億美元。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新能源連接器的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斷提高,未來發展趨勢是向著更高電壓、更大電流、更高速傳輸、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產能方面,瑞可達目前已經形成了國內江蘇蘇州、江蘇泰州、四川綿陽三大生產基地,墨西哥和美國兩個海外工廠。
報告期內,瑞可達加速海外市場拓展。瑞可達獨立董事俞雪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美國和墨西哥工廠現在均處于產能逐步上升階段。未來公司將根據客戶需求就近布局其他工廠。”
華金證券分析師宋辰超認為:“從長期來看,隨著海外工廠的逐漸達產,海外客戶的項目進展或超過預期,公司海外市場收入占比將會持續提升。”
“目前,公司訂單充足。”吳世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及產品預研,加速海外市場拓展;在聚焦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通信、工業軌道交通、醫療等領域的同時,不斷擴展新的應用領域。
記者了解到,目前,高速連接器在當前的應用中已經逐漸普及。高速連接器具有高速傳輸、低延遲、低失真、低功耗等優點,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數據傳輸需求。
張新原認為:“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高速連接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瑞可達已經具備了生產高速連接器的技術能力和生產經驗。如果公司的產品方案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可并實現批量生產,那么公司在高速連接器領域的發展前景可期。”
“在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速連接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它們不僅需要保證數據傳輸的速度和質量,還要具備良好的抗干擾能力和穩定性。”余豐慧表示,瑞可達在該領域持續布局,預示著,其看好這一領域的長期發展潛力,并積極尋求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的機會。
——信息來自: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