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滲透率超過 50% 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也必將成為 " 眾矢之的 ",任何安全性的風險都會被放在顯微鏡下進行分析。互聯網企業遵循 " 快魚吃慢魚 " 的市場規律,與傳統汽車企業通過保守的冗余設計和繁復的系統驗證來確保安全存在沖突。于是,該車型中使用了鋁線束替代傳統銅線束引發了普遍關注。
對于該問題,國際銅業協會新能源汽車項目專家黃艇先生對此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其中他提到的 " 電動車的線束,……,猶如人體的主動脈,它的安全和可靠性是車輛整體安全性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的部分,…… 安全可靠性是一切的前提,是來不得半點馬虎和僥幸的,任何有關于提升車輛安全的舉措,在器件選型和選材時,都應該做審慎的選擇,即選擇導電率優良、物理特性穩定和環境耐受能力強的材料為優選 " 切中問題的實質。
根據汽車之家研究院在 2023 年對 1315 名消費者的調研,有 76.3% 用戶擔憂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雖然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超過 50%,但是在還沒有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另外 50% 的消費者中,對于安全性的擔憂還是主要原因。正如黃艇先生所言," 安全可靠性是一切的前提 ",尤其在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換的關鍵階段,任何的安全性問題可能就會導致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被打斷,欣欣向榮的行業發展趨勢瞬間轉為 " 至暗時刻 "。
互聯網企業的進入可能產生 " 鯰魚效應 ",帶動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產品快速迭代,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在汽車行業行之有效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規則可以進一步優化,卻不能放棄。尤其是類似于電動車線束這樣與安全可靠性密切相關的核心產品,黃艇先生將其比喻為 " 主動脈 " 非常貼切。雖然替換為其他材料可以降低成本和減輕重量,但是 " 任何有關于提升車輛安全的舉措,在器件選型和選材時,都應該做審慎的選擇,即選擇導電率優良、物理特性穩定和環境耐受能力強的材料為優選 "。
由于汽車的安全可靠性直接涉及駕乘人和其他交通參與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安全可靠性上只能做 " 加法 " 而不能做 " 減法 "。雖然通過采用一些技術方案,可以提升鋁線束的性能,但其物理與材料特性決定了其安全可靠性只能接近銅線束而不可能超過,因此在電動車線束這樣的 " 主動脈 " 的材料選擇上,導電率優良,物理特性穩定和環境耐受能力強的銅線束就應該是優選。
除了產品與技術角度,從品牌美譽度方面,安全可靠性也是新能源汽車企業構筑品牌 " 護城河 " 的有力保障。反之,就有可能被消費者認知為 " 成本導向 " 勝于 " 安全可靠 ",不利于品牌形象的長期健康發展。
——信息來自:汽車導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