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美國US Conec, Ltd.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光纖連接器、適配器、跨接電纜、跳線以及下游產品及組件(CERTAIN FIBER-OPTIC CONNECTORS, ADAPTERS, JUMP CABLES, PATCH CORDS,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發起337調查,并發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5家企業涉案。
相關報道
突然!美國對五家中企發起337調查 影響多大?
剛才,突然傳來大消息!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4年3月22日,美國US Conec,Ltd.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光纖連接器、適配器、跨接電纜、跳線以及下游產品及組件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發起337調查,并發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5家企業涉案。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5家企業具體名單。有券商稱,涉及湖南、深圳等地企業。
而在3月13日,美國Ouraring,Inc.公司和芬蘭ōura Health Oy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智能穿戴設備、系統及其組件(CERTAIN SMART WEARABLE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發起337調查,并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1家企業涉案。
那么,此事影響究竟會有多大呢?
突然出手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4年3月22日,美國US Conec,Ltd.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光纖連接器、適配器、跨接電纜、跳線以及下游產品及組件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發起337調查,并發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5家企業涉案。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進行的不公平進口(又名“337條款”)調查通常涉及知識產權索賠,包括進口商品的專利侵權和商標侵權指控。這些調查中可能會主張實用專利和設計專利以及注冊商標和普通法商標。涉及進口產品的其他形式的不正當競爭,例如侵犯注冊版權、面具作品或船體設計、盜用商業秘密或商業外觀、假冒和虛假廣告,也可能被指控。
此外,還可能提出與進口商品相關的反壟斷索賠。第337條調查中可用的主要補救措施是排除令,指示海關阻止侵權進口產品進入美國。此外,委員會還可針對參與違反第337條的不公平行為的指定進口商和其他人員發布停止令。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提供臨時排除令和臨時停止令形式的快速救濟。第337條調查是根據《美國法典》第19篇第1337條和《行政程序法》進行的,包括行政法法官的審判程序和委員會的審查。
近期,除了上述之案例外,還有一宗。2024年3月13日,美國Ouraring,Inc.公司和芬蘭ōura Health Oy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特定智能穿戴設備、系統及其組件(CERTAIN SMART WEARABLE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發起337調查,并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中國1家企業涉案。
影響多大?
那么,上述調查影響究竟會有多大呢?
此前,上市公司科沃斯、立訊精密、TCL都曾被調查過。2023年12月1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的關于科沃斯旗下添可品牌337調查最終裁決結果顯示,添可目前出口到美國的洗地機產品被認定不存在侵犯美國品牌必勝所主張的專利權。
立訊精密2022年9月13日早間公告,公司獲悉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簡稱“ITC”)最終裁決結果表明,ITC確認初步裁決意見并終止調查,即公司僅少數上一代直接出口美國的產品落入其中一件安費諾集團主張的部分專利權保護范圍,該上一代產品先前已不再出口美國,當前產品均已由現行版本方案取代;另外兩件美國專利所涉及的其他指控產品,ITC確認公司不構成侵權或安費諾集團主張的專利權利要求無效。公司提出的現行設計/方案均已由ITC再次認定未對該三件專利構成任何權利侵犯。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近年來,在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關于337調查的聲音不斷,如高通對蘋果使用英特爾芯片的iPhone手機提起337調查;美國Global foundries公司就半導體設備及其下游產品,對臺積電、博通等企業提起337調查;最近,諾基亞就計算機、平板計算機及其組件和模塊對聯想提起337調查。
發起337調查,已成為老牌科技巨頭同中國制造競爭的常用手段,領域涉及制造業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家具、健身器材、室內地面鋪設材料等,其他被指控產品還包括汽車零部件、藥物、計算機及化工產品。
早期遭遇337調查的大量是中國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本身利潤微薄,不熟悉國際規則,經常選擇不應訴,而不應訴會導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缺席判決”。相比于不應訴的“缺席判決”,選擇應訴的結果就會好得多。根據統計,選擇應訴的中國企業15%會贏下投訴,32%的案件中,申訴方因各種原因在沒有完成訴訟的情況下撤回了申訴狀。35%的案件,雙方達成和解。而在應訴后輸掉投訴,被判違規遭受排除令的僅占5%。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對于國際規則的熟悉和掌握,337調查涉及更多的中國大型企業。這些大型企業實力雄厚,在美國市場深耕多年,2020年一季度,聯想在美國PC市場份額為17.5%,出貨量超200萬臺。在全球市場中,聯想以24%的市場份額及超過1200萬臺的出貨量居于領先位置。對于聯想這樣實力雄厚的企業,面對337投訴一定會聘請當地專業律師,認真應對。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領域的空心化企業為謀取專利收費而發起337調查,近年來逐漸成為行業顯著特征。空心化企業,是指企業放棄實體經營,轉而投向虛擬經濟的行業,在通信產業有一批沒落的貴族,如諾基亞、摩托羅拉、北電網路等。這些企業曾經都是行業的龍頭,但因科技和市場形態巨變,加上自身改革步伐緩慢,從銷售冠軍到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賣掉實體業務部門后,留下來的是高達幾萬件的專利。
對于空心化企業發起的337調查乃至專利侵權訴訟,根據統計數據,應訴不一定輸,甚至贏面更大。如愛立信以5件專利侵權為由在美國對TCL提起專利訴訟,其中1件專利在地方法院的判決中賠償額達1.1億美元。但專利訴訟打了5年,愛立信的5件專利全部為無效,愛立信在初審時獲得的1.1億美元賠償也被撤銷。進行337調查本身也是雙刃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于337調查的裁決不涉及賠償,且原告自己也要負擔昂貴律師費用(即使勝訴也需自行負擔)。
——信息來自:商務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