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可達(688800,SH)登陸科創板。在科創屬性上,瑞可達的表現可謂是十分搶眼。瑞可達憑借著對技術研發的專注,突破創新,成功地在行業內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通信領域,瑞可達前沿性開發了無線基站的光電模塊集成連接器,實現了技術的創新性突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瑞可達憑借優秀的研發能力、快速的響應能力成為美國T公司和蔚來汽車的連接器產品供應商。
瑞可達建有140余人的研發、設計團隊,針對移動通信、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不同的產品系列和研發方向。


此外,伴隨著5G和新能源汽車的強勁增長,連接器行業也迎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據Bishop & associates,Inc.預計,2023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將會超過900億美元。
射頻連接器突破創新
“目前,國內連接器企業已經在5G通信、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在部分領域已經具備與國際領先企業抗衡的能力。”瑞可達在招股書中表示。
瑞可達主要從事連接器的研發、制造和銷售。連接器系電子系統設備之間電流或光信號等傳輸與交換的電子部件。連接器作為節點,通過獨立或與線纜連接在一起,為器件、組件、設備、子系統之間傳輸電流或光信號,并且保持各系統之間不發生信號失真和能量損失的變化,是構成整個完整系統連接所必需的基礎元件。
近年來,我國通信和汽車領域的連接器制造企業無論從技術還是規模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發展。國內企業以通信領域技術迭代、國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崛起為契機,在技術突破創新,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設備集成商和知名整車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國內連接器制造企業憑借較強的工藝控制與成本控制能力、更為貼近客戶以及反應迅速靈活等優勢,快速形成了規模優勢,在制造成本、產品品質上已經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在國家產業政策、下游客戶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我國連接器行業中的部分領先企業通過加強自身的研究設計能力,積極與下游企業合作,有針對性地開發各類市場迭代所需的新型連接器產品,并充分利用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自身利益,加快企業發展速度。”瑞可達分析稱。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信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瑞可達皆實現了技術突破。瑞可達在其招股書中表示:“在5G通信領域,公司推出了多種板對板射頻連接器,為國內通信主設備企業提高5G通信基站AAU國產率鋪平了道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推出的換電連接器,解決了新能源汽車整車換電的技術難題,隨著市場認可度的提高,為下游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提供了有力幫助。”
堅持攻克連接器行業難題為導向
“公司堅持以攻克連接器行業難題為導向,相繼開發了板對板射頻連接器技術、高壓大電流連接器技術、換電連接器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為下游企業實現技術突破創造了有利環境。”瑞可達表示。
一般來說,電連接器必須滿足接觸良好、工作可靠的要求。其中,大功率電能傳輸時還要求接觸電阻低、載流高、溫升低、電磁兼容性能高;傳輸高速數據信號則要求電路阻抗連續性好、串擾小、時延低、信號完整性高。微波射頻連接器除了接觸的可靠性要求外,對于阻抗設計與補償要求嚴格,需要符合插損、回損、相位和三階互調等性能要求。這些都對連接器生產企業的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瑞可達表示,技術創新是其發展的根本動力,瑞可達自設立之初即將成為“細分領域連接系統行業全球領先者之一”作為企業愿景。瑞可達以行業技術發展方向為基礎,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對行業前沿技術進行研究,并不斷實現產品上的技術突破。
在140余人的研發、設計團隊長期努力之下,瑞可達前沿性開發了無線基站的光電模塊集成連接器,實現了技術的創新性突破并成功把握5G通信這一時代機遇,研發制造的板對板射頻連接器使用精密沖壓和注塑工藝替代傳統的機械加工工藝,提升產品性能的同時,將成本大幅度降低。
瑞可達較早即開展5G產品預研開發,運用精密機械加工方式制成了產品初樣。在產品初樣基礎上,瑞可達采用獨特的電磁與結構性能計算,輔以高導電率材料,創新性使用高速沖壓工藝替代原來的機械加工,成功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還提高了產品的電氣性能;此外,瑞可達應用LCP(液晶聚合物)新材料替代原來的PTFE(聚四氟乙烯)材料,從而使得加工工藝由機械加工轉為注塑成為現實。
“通過持續的工藝創新,公司5G板對板射頻連接器產品達到了產品性能及價格的良好平衡,在持續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產品的插損、駐波比、阻抗、徑向容差、軸向容差等技術指標與灝訊、羅森伯格、雷迪埃、四川華豐等國內外企業指標基本趨同。”瑞可達表示。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瑞可達換電連接器技術基于前期積累的對于換電產品及模式的理解,結合連接器產品浮動容差技術,為蔚來汽車定制研發方案,通過多輪嚴格篩選,公司的換電連接方案得到蔚來汽車的最終認可,成為其關鍵核心零部件換電連接器組件的主力供應商,同時亦是其高壓連接器產品的重要供應商。
瑞可達從2012年開始逐步設計研發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器,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產品完成了代際更迭。瑞可達的高壓大電流連接器核心技術基于專利的環簧、復合端子等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產品的接觸電阻同時增加插拔壽命,從而降低通電溫升。對于最新的防凝露產品,瑞可達針對塑膠材料和密封材料,進行了反復實驗,形成最優方案,使得產品完全插合時內部與外界完全隔絕,防止產品內部出現水蒸氣凝結而造成產品的損壞。高壓大電流連接器的未來發展方向配合新材料的運用,達到產品的薄壁化、中空化和小型化。
“公司具有代表性和先進性的高壓大電流連接器系列產品與泰科、安費諾、中航光電以及航天電器等行業內主要企業性能指標趨同。”瑞可達表示。
下游需求持續向好
瑞可達轉引Bishop & associates,Inc.發布的相關數據,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已從2011年的489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642億美元。連接器行業對下游應用領域變化反應敏銳,終端市場的規模增長與技術更迭將推動未來連接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Bishop & associates,Inc.預計,2023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將會超過900億美元。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通信、汽車、消費電子等連接器下游應用產業在國內迅速發展,連接器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1年我國連接器市場規模為112.96億美元,到2019年增至194.7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7.05%,顯著高于全球同期增速。從地區市場規模占比情況看,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市場,市場規模占比也從2011年的23.10%提升至2019年的30.35%。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信領域全球5G基站建設數量大幅上漲下,在可預見的未來,通信領域連接器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周期。
根據Bishop & associates,Inc.的預測數據,至2025年全球通信連接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15億美元。2019年中國通信連接器市場規模為62.67億美元,到2025年我國通信連接器市場規模亦將達到95億美元。
此外,連接器的另外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汽車也有較大的發展前景。近年來,在汽車市場穩步發展的大背景下,汽車各類元器件、零部件產品的市場規模日益擴大,而連接器作為汽車制造中的必需品,未來市場需求將有所上升。
“新能源汽車增加了電驅動系統,而且電氣設備數量也有較大的增加,內部動力電流及信息電流錯綜復雜,特別是高電流、高電壓的電驅動系統對連接器的可靠性、體積和電氣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對連接器產品需求量及質量要求都將大幅提高。”瑞可達分析稱。
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核心產地,我國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的需求較大,根據天風證券研究所預計,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將快速上升,到2023年預計將超過80億元。文/林海勝
每日經濟新聞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