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集微網消息 從2020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小米產業基金”)投資入股的企業開始沖刺資本市場。如利和興、恒玄科技、格科微、皓澤電子等,都已經進入IPO階段,其中恒玄科技已完成上市,利和興也已經順利IPO過會。
事實上,據筆者此前統計,對于小米所投資的絕大部分企業而言,都可以成為其直接或者間接客戶,而此過程中關聯交易則是一大難題,然而,從目前的過會來看,所謂的“關聯交易”并未成為上市“攔路虎”的關鍵。
除了上述企業以外,2020年,FPC廠商奕東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奕東電子”)也啟動了IPO,如果該公司成功上市,那么,這將成為繼方邦股份過后小米所投的第二家上市的FPC廠商!
然而,據筆者查詢得知,奕東電子早在2019年10月就獲得了小米產業基金的投資,且占其上市總股本的3%,而奕東電子的產品最終也有一大部分應用于小米手機中,而這就牽涉到關聯交易的問題。
且當前奕東電子已經成為小米的直接供應商,那么,奕東電子又是如何回應否認“關聯交易”的問題?
小米入股奕東電子:后者從間接供應商“演變”成直接供應商
首先來看看奕東電子的業務情況,該公司主要從事FPC、連接器零組件、LED背光模組等精密電子零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下游客戶提供精密電子零組件產品。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類電子、通訊通信、新能源、汽車電子、工業及醫療等領域,客戶群體主要包括新能德、欣旺達、比亞迪、歌爾股份、寧德時代、安費諾、莫仕、泰科、申泰、立訊精密、天馬微電子、超聲電子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其中FPC主要分為消費類電子FPC、動力電池管理系統FPC兩大類;連接器零組件產品主要分為光通訊組件、精密結構件及LCD接插件三大類;公司LED背光模組產品主要為中小尺寸LED專顯背光模組。
早在2019年10月,小米產業基金就入股了奕東科技,當年10月15日,奕東有限通過股東會決議,同意奕東有限注冊資本由16,980.80萬元增加至17,505.9794萬元,新增注冊資本525.1794萬元由新增股東小米產業基金認繳,增資價格為7.4495元/單位注冊資本。
同年11月11日,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深圳分所出具“致同驗字(2019)第441FC0030號”《驗資報告》,對奕東有限該次新增注冊資本到位情況進行驗證。根據該報告,經審驗,截至2019年10月31日,奕東有限已收到新增股東小米產業基金以貨幣繳納的新增注冊資本合計525.1794萬元。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小米產業基金仍持有奕東電子3%的股份!
從業績方面來看,2017-2019年,該公司的業績增長可謂十分迅猛且穩定,在該期間內,其營收從8.67億元增長到9.92億元、10.55億元,相對應的凈利潤則從0.91億元變成0.45億元、1.0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2018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度下降,而其在該年度實施現金分紅高達3億元!
從客戶層面來看,該公司由于主營業務涉及上述三大類,因此,其并不存在單一客戶占比過大的問題,整體而言,2017-2020年上半年,其前五大客戶的占比合計均沒有超過公司當年度總營收的50%。
值得注意的是,維勝科技集團在2017-2018年度為奕東電子第一大客戶,2019年仍為第二大客戶,對其業績的貢獻遠遠高于其他客戶。而據奕東電子表示:“公司向維勝科技銷售的FPC產品主要用于小米手機。”
此外,其還在招股書中強調:“鑒于公司在消費類電子FPC領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小米已將公司納入FPC產品的直接供應商,并與公司簽訂了相關的業務合作合同。”
奕東電子:不存在直接或間接利益輸送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小米產業基金的控制人實際上是小米科技有限公司。這也就是說,小米不僅僅是奕東電子的直接客戶,同時,也是奕東電子的前十大股東!
從其FPC業務來看,其最大的客戶當屬維勝科技,從2017年-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訂單營收為最大。直至2020年,則出現明顯劇降!而此時正如奕東電子所言,目前已經是小米直接供應商。
對此,據奕東電子解釋道,2020年上半年,公司向維勝科技銷售的FPC產品金額較低,主要原因為:2019年以來公司向維勝科技銷售的FPC產品用于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較為集中。2020年上半年,印度手機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2020年上半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導致維勝科技的相關訂單份額大幅降低,同時公司對維勝科技的銷售額也相應下降。
上述下游客戶采購策略調整的具體情況如下:2018年底,印度政府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PCBA/FPCBA加征10%的關稅。印度是全球主要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小來手機亦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考慮到維勝科技在馬來西亞設有生產基地,從中國出口到馬來西亞進行加工后再出口到印度的FPCBA可以避免被加征關稅,小米遂將對維勝科技的定位調整為其印度市場手機組裝的主要FPCBA供應商。
2017年及2018年系由湖南維勝科技向公司采購后供應給小米印度及國內手機工廠,2019年二季度起印度市場相關產品逐步改由馬來西亞維勝向公司進行采購。
值得注意的是,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講,其大客戶維勝科技與其是競爭對手,維勝科技同樣主要生產PCB和FPC,而之所以向奕東電子采購,據奕東電子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當維勝科技FPC產能不足之際,其將主要產能分配給高利潤的醫療和汽車領域客戶,并需要有長期合作伙伴為其提升業務的產能,因此選擇與其合作。而維勝科技2015年向奕東電子采購的訂單額就達到了近3000萬,到了2017-2019年更是突破了一個億。
在這么長的時間中,對方為何沒有選擇自擴產能?與此同時,奕東電子業并未指出,其是在小米產業基金投資前成為了小米的直接客戶,還是小米產業基金投資后成為了小米的直接客戶!
對于其中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問題,奕東電子則在招股書中簡單講述:“發行人對維勝科技銷售的產品的對應主要下游客戶為小米。小米旗下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于2019年10月對發行人增資入股成為發行人股東之一。小米產業基金為從事股權投資活動的私募基金,其通過投資決策委員會自主決策投資活動。小米產業基金入股的相關增資協議、補充協議中,不存在小米直接或間接為發行人提供銷售數量保底或其他利益輸送條款的約定,小米產業基金與發行人不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利益輸送安排。”
事實上,除了上述“關聯交易”等問題仍存在諸多疑點之外,奕東電子的業務也頗為復雜,如上文所言,其有三大主營業務,而這三大主營業務,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完全可以獨立,無論是產品還是客戶,均可以完全獨立。后續,筆者將從業務層面去分析奕東電子未來的可成長性!
責任編輯: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