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特導讀】慕尼黑電子節華南場常州柯特瓦電子有限公司主要展示產品為5G天線和工業連接器,《國際線纜與連接》就這些展品以及企業短期規劃采訪了其總經理李延洪。
11月3-5日,慕尼黑電子節華南場如期舉辦,聚焦“智慧工廠”、“智慧出行”、“智慧生活”三大場景的創新應用,連接器展館精品、新品紛呈不斷。
常州柯特瓦電子有限公司(下稱“CTW”),意指Connect The World。走進CTW,展品布局簡單而又精致,主要分為三大板塊:車載天線、工業圓形連接器以及線纜。細看可以發現展品旁邊都攜帶著英文解釋,極具國際化氣息。《國際線纜與連接》記者采訪了CTW總經理李延洪,就CTW展品、新品以及未來的產品計劃進行介紹。
CTW總經理李延洪
CTW充滿外貿商氣息,有兩大原因。一是CTW自創立之初就希望做外貿業務多一點;二是他本人在外資企業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帶動整個公司的文化氛圍像外資企業。李延洪告訴記者:“我更希望的是能走出去。”
據了解,CTW創建于2013年,主要定位是工業和汽車市場,提供工業連接器和線纜組件以及汽車天線產品。于2015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2016年獲得知識產權貫標,目前授權專利六十余項。“CTW現有員工大概170人,2019年產值達到1億元左右。”李延洪說。
本次CTW重點推的展品主要有兩塊:5G天線和工業連接器。
5G天線市場潛力巨大
“這些都是我們2019年和2020年開發出來的新品天線。”李延洪介紹,5G天線是現在的一個熱門投資方向,同時研發技術難度大。CTW在天線開發方面,擁有兩位在國際大廠工作20余年的博士,其次近幾年陸陸續續地與國內的一些高校積極開展一些前瞻技術合作,都為CTW研發5G天線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CTW天線展板
談及5G天線的開發,李延洪告訴記者,研發的過程必然會遇到技術瓶頸,此外還需要考慮成本的問題。“研發出來的產品不光要求性能好,成本也要有競爭力,同時產品的可靠性也要高”。
在開發的過程中,技術方面,除了依靠自己的技術人員外,CTW還會和外部機構進行一些緊密的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關;成本方面,CTW會進行多種設計方案的對比驗證,包括一些分析測試,最終確定下來的就是最具有性價比的一種設計方案。
CTW開發的5G天線主要針對的是汽車市場,李延洪認為,未來的車載天線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因為我們現在都在講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以及安全駕駛,這些都離不開5G天線的一些應用;此外目前在天線市場上還是被國際上的大牌廠商所壟斷,這會給我們國內的民營企業帶來一些很好的發展機會。”
工業連接器替代國外品牌
另一重點推薦版塊工業連接器,李延洪告訴記者,CTW本次帶來的工業連接器完全可以替代國外品牌的一些連接器產品。
“我們展示的有M12圓形連接器,這些連接器以往主要集中在一些國外品牌,如安費諾、TE等,本次展示也是為了讓客戶知道我們的一些產品開發實力和能力。”李延洪說。
此外,CTW還開發了一些推拉自鎖的工業連接器,應用于光伏或其他行業,使用時會更便捷。
“CTW的工業連接器正在往高密度、高速傳輸方向發展。”李延洪說,現在的工業以太網應用的傳輸速率比以前高很多,帶動著工業連接器往高密度、高傳輸速率以及高可靠性方向發展。因為工業產品和消費電子產品不一樣,要求使用壽命長,因此會對產品的研發、材料的選擇以及制造過程的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未來隨著5G、物聯網的發展,工業智能化,對5G天線以及工業連接器的需求會更多。
最后,李延洪總結了CTW在2020年的表現。他表示,CTW今年的表現還不錯,雖然外貿受影響巨大,但在他們積極進行國內市場的推廣和拓展國內客戶下,基本上能和去年持平,其中主要的業績來源是4G和傳統的車載天線,而新開發的5G天線因為5G還沒有形成市場,目前正在推廣中。
2021年將繼續推廣5G天線,同時還將進一步布局工業市場。“我們從這次展會中看到了國內很多做工業機器人以及工業AI視覺的企業,還是有很多連接器或者線纜組件的需求,這也是我們明年準備發展的一個重點。”李延洪說。
本文為大比特資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